乌塔读后感700字作文

乌塔读后感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的感触颇深。从乌塔身上,我收获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现在的中国孩子,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护,什么事都不让做,而文中的乌塔却大不一样。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儿乌塔,自己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情。乌塔为计划这次旅游,整整花了3年的时间来准备,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还要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个电话报平安。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乌塔自立、自强的精神。可我们呢?有的同学不仅自己不敢出远门,甚至连上学、放学都不愿自己走,更别说像乌塔那样游历欧洲了。乌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强,是因为她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周末时又是否遵守了呢?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渐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

课文中还提到乌塔的旅费全部都是自己在课余时间打工挣的,没有拿家里一分钱。可我们却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钱,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没有攒钱,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

乌塔曾经说过“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们写完作业后,能看一会儿电视,读一会儿课外书,就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同学都是把笔一挥,直接就出去玩了。而从来不会想到去亲身体验一番。光从一些课外读物和电视节目中了解世界,是比不过亲身体验完美的,而且亲身经历总比听说到的记忆要深刻,所以,只有亲自体会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从《乌塔》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了解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但行为却大不一样的小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好学生。

乌塔读后感

刚读《乌塔》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惊讶,因为乌塔只有14岁,却一个人出国去游玩好几个国家。让我跟乌塔相比,差距可真是太大了。她敢出国游玩,而我却连自己一个人在家,一个人去领牛奶都不敢。

一次,妈妈叫我自己在家,她去半山的胡庆余堂取一下中药,我连连摆手:“不要去嘛,明天去也可以呀,为什么非要今天去呢?而且我也蛮想去的。”

“不行!今天的事情不能拖到明天去做,你一起去会浪费时间的,在家里学习更好!”妈妈生气地说。

“讨厌。”我说,“我非要去不可,我作业都做光了呀!”

“那你在家看电视吧,反正就是不能去。今天,刚好可以给你练一下胆量。如果你一个人在家,回来时,我给你一份礼物。”妈妈不想被我说动。

“唔,唔。”我假装哭起来,开始耍无赖的“必杀技”了。可妈妈看这一招,早就看腻了。她说:“别装了,我不去就行了嘛!”当时,我高兴极了,可现在想想,我当时失去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为何而高兴呢?

还有一次,妈妈在做早饭,叫我去拿牛奶,我死也不答应:“我怕坐电梯,下面太冷,等一下吃好饭再去拿吧!”也许是那时妈妈心情好,所以就放我一马。

现在读完《乌塔》这一篇文章以后,我打算以后要勇敢一点,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胆小了。

乌塔读后感

《乌塔》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小女孩独自游欧洲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触,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非常佩服乌塔,她真了不起,才十四岁就独自一人去游欧洲,为了这次旅行,从三年前她就开始收集资料,而且旅费也是自己挣的,每到一处都不望给家里报平安。

看看乌塔,想想我们,同时,让我也感到了中外教育方式的不一样,外国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方面要比中国家长处理得更恰当一些,他们很早就开始培养小孩子的独立能力,给小孩子一个空间,让小孩子自己面对困难。而中国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于担心,太溺爱,不敢或不放心让小孩子去完成某件事,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可我们终归要长大,要走向社会,让一个没学会独立生活的孩子,又怎么去面对社会呢?

今后,我一定要向乌塔学习,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磨练意志,尽量不寻求父母的帮助,把自己培养成自立、自强的人。

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

最近我学老五塔这篇文章。

14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遍了欧洲。我被他大胆 独立 细心的品质所折服。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想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可以独立自主呢 难道所谓的安全就是对孩子全不得爱吗

在中国,家养处优的孩子和只我一个 我听所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考了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只因自己不会洗衣服 不会整理书包被迫辍学。由此可见,张国的孩子多么缺少独立自主的意识,生活上太多的依赖,思想上太多的束博,行动上太多的无奈。

我要对中国的父母说,给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爱更完美更充实。